【中国教育报】问题导向“量身定制”高职双创教育体系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2-13浏览次数:1940

《中国教育报》2018年2月13日04版报道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也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迈向更高水平的内在要求。然而,由于双创教育在我国起步晚、基础弱,特别是高职院校,长期受制于专业应用型等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束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实践平台、评价体系等方面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1: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受传统思维束缚,部分高职院校未能从根本上摆正创新创业能力与专业技能之间的关系,从经济社会转型需要厘清培养就业与人才发展、创业与创新素质之间的关系,有的将创新创业教育简单化,把开设几节理论课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部,有的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片面化,过分注重学生创业实践行为,忽视了创新精神、综合素质等核心能力的培养。

  问题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层面都缺乏积累,导致部分高职院校仅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为少数人的创业活动,有的虽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却不区分层次类型“一刀切”。而且在课程设置方面,当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都属于选修课,课时有限,教师难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对学生进行深入教学,创新创业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现实指导性不强。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高,课程体系没有考虑到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操作性。

  问题3: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结构不尽合理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既是创新理论的传授者,又是创业实践的指导者,这要求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支撑。但从当前情况看,高职创新创业教师兼职的多、专职的少,大多是从本校具有商科背景的学院教师群体中抽调而来,或者选派负责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辅导员担任。其中,绝大多数教师毕业后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教师”,对于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市场运作缺乏足够的了解,有过创业经历的更是凤毛麟角,难以有效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环节。

  问题4: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不够多元融合

  一是实践途径单一,仅仅依靠校园文化活动带动创业活动,如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发明竞赛等,未能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实践体系;二是组织载体单一,多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开展创业实践,如创业者协会、创业者俱乐部等学生社团;三是运作机制单一,当前能够提供创业孵化器的高职院校不多,多以学校为主导,未建立包含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在内的多方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难以全面提高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

  问题5: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健全

  纵观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鲜少有院校具备与创新创业教育本身规律和特征相匹配的教学评价体系。第一,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课程教师的教学评估体系不科学,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师的教学评估却与其他专业学科教师并无不同,这就使得教师缺乏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改革教学模式的动力。第二,高职院校对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成绩考核体系不科学,普遍“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考核,极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由上述问题可见,只有针对高职院校及其专业和学生的特点,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规范课程体系设置、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拓展教学实践平台、完善评价保障机制,才能够有效推动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为此,笔者所在的学校以这些问题为导向,构建了一套适合高职特色的双创教育体系,成为全国高职院校唯一获批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一是“双创需求”与“分层分类”相结合,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把“培养兼具创新创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高素质双创型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根据学业水平开展分层教学、结合生源类型实施分类培养。一方面,不断扩大“普惠式”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面,将双创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另一方面,打破班级、年级、专业等常规建制,在全校范围内遴选一批有发明创造基础、创新创业兴趣浓厚的学生,成立“精英人才学校”,开展个性化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实现人才培养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

  二是“理实一体”与“创新素养”相结合,设置“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

  学校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48学时必修课程和多类型公共选修课程,对于通识课程,通过“教学内容情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模型系列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专业课程,通过“理实教学、工学交替、技能竞赛、创新训练”,锻炼学生创新能力;专业进阶课程,通过“项目化教学”,紧扣典型工作任务,使专业与岗位紧密接轨,全面提升学生创新素质。同时,开设跨学院、跨学科的交叉课程,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休学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

  三是“科学设岗”与“引智聚才”相结合,打造“教练型”混编师资队伍。

  学校支持教师进行创新创业课程改革,设立教师专职科研岗,通过落实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组织国内外各类研修项目、出台支持科研人员带科技成果兼职或离岗创业的政策等,使“双师型”专任教师达到91%。同时,通过聘请咨询、讲学、技术合作、兼职、短期聘用、承担项目与课题研究等灵活方式,有针对性地引智聚才,使在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数比例达到1∶1,打造了一批“明师德、乐教学、懂行业、能科研、精技能、通市场”的“教练型”师资团队。

  四是“科学规划”与“资源共享”相结合,构建服务社会的双创实践平台。

  学校建设了25000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基地,免费开放50000平方米的工业中心和200个实验室,搭建双创实践平台,共享教学、科研、实验室的各项设施,确保每一名有意愿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都能投身其中。同时,依托大学生创业园、省级大学科技园和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立了学校与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协同合作的“众创空间”。其中,学生立项的科创团队项目每年超过200项,年产值突破千万元,使双创实践平台成为科技企业孵化、中小微企业技术服务的重要基地,成为助力区域产业提挡升级的有生力量。

  五是“面向人人”与“分类评价”相结合,完善激励师生的考评机制。

  学校将育人工作纳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强化教师定期下企业、海外研修、专业进修、社会服务等考核要求,将科技成果转化列入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对教师从事专利发明给予奖励,并将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竞赛纳入绩效考核,老师指导的学生专利获批和作品获奖,视同教师科研成果并兑现相关奖励,全面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同时,制定4个维度17个要素的“高职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指标”,实施动态评价,将学生学习创新课程、设计创新作品、申报专利发明、参与创新竞赛、投入创新实践等纳入学生学业考评、综合评价和评优评奖中,并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学生完成创新实验、论文发表、专利获取、发明创造、参加竞赛等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均可转化学分,带动学生创新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作者系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供稿:图/文/编辑/校对/审核/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